萍乡市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座谈会
萍乡市大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座谈会
在我校顺利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文件精神,落实萍乡市委市政府“六个一工程”,提升我市各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处置能力,6月11日上午,萍乡市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座谈会在我校举行。萍乡市教育局安稳科科长彭飞,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发杰,江西应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志强,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增勇,萍乡市四所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及我校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参加此次会议。座谈会由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永国主持。


聚焦问题,深度复盘
会议伊始,陈永国代表萍乡学院对市教育局领导及各兄弟院校同仁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阐述了本次座谈会的背景与议程,着重强调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校际协同联动、共同提升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效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萍乡学院、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及萍乡卫生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分别就本校近两年发生的心理危机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复盘分析,并汇报了下一步工作思路。深入反思,共谋对策
随后,各高校分管校领导分别发言,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共商应对之策。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发杰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量不够、排查力度不够、家校合力不够、专业知识不够,提出“三全”改进措施:全覆盖排查、全方位关注、全面挑责任。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志强强调需保障辅导员待遇,做好辅导员的服务,深化家校合作、完善休学复学制度。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增勇主张“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并强调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认知心理健康。萍乡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陈永国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指出当前学生心理危机呈现隐蔽性与突发性交织、“微笑型抑郁”增多、“火山式爆发”难预测等新特点。他提出可探索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辅助进行危机识别与预警,提升工作的前瞻性和精准性。经验交流,智慧碰撞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代表分享了各校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与思考: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钟琪老师提出,心理危机识别需将专业评估与日常细致观察相结合,日常细致观察是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萍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寅华介绍了本学期重点工作举措,指出家庭关系指导和毕业生群体心理状态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佳萍分享了“125心理健康工作法”,重点介绍了运用“晴雨表、寝室彩虹表、假期风云表”等工具动态监测学生心理状况的做法。江西应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陈欣彤老师建议强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组建责任明晰的帮扶小组,实现对重点关爱学生的精准有效帮扶。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会议最后,陈永国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座谈会的成效,指出会议深入剖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充分交流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凝聚了校际协同、共同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共识。他呼吁萍乡市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织密织牢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立体化防护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萍乡市高校协同构建科学、高效、温暖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