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2025年专职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圆满落幕
6月16日,萍乡学院2025年专职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至善楼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本次大赛旨在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建”,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学生工作处处长陈敢、副处长易海峰全程指导,来自全校各二级学院的14名专职辅导员同台竞技,全面展现了新时代思政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育人担当
聚焦主责主业,实战淬炼硬本领

本次大赛严格对标辅导员主责主业,设置“生情熟知度”“案例分析”“谈心谈话”三大环节,权重分别占20%、40%、40%,全方位检验辅导员的实务能力。经过前期角逐(生情熟知度环节已于6月9日完成),16日集中进行了最具挑战性的“案例分析”与“谈心谈话”比拼。
谈心谈话炼匠心:在6分钟极限时间内,辅导员需完成建立信任、疏导情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廖可昕老师以严谨的政策解读和共情沟通,成功打开复学士兵心结;王建芳老师面对“整容失败欲轻生”的极端情境,果断采取“拦截危险+陪护就医”的实际行动,辅以渐进式引导,有效化解危机,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温度与专业技巧。大赛特别强调沟通中的“零越界承诺”和严谨性。


案例分析显谋略:参赛辅导员现场抽取涵盖网络舆情、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价值引领等12类风险场景的复杂案例,限时分析研判、提出解决方案。欧阳群老师针对“AI换脸引发名誉危机”事件,精准剖析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原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李鸣老师对“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深度复盘,强调安全教育与管理漏洞的改进;李三梅老师处理“心理危机转介纠纷”时,突出家校医协同与“三早”(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三进”(进宿舍、进课堂、进网络)工作机制落实。该环节重点考察了辅导员政策运用“零失误”及策略兼顾合规性与育人实效的能力。

机制护航公平,赋能专业成长
为确保赛事专业、公平、贴近实战,大赛实施全链条质量管控:案例分析及谈心话题库赛前密封保管;评委严格执行“背靠背打分”与争议分数复核机制;学生演员签署角色保密协议;赛题严格规避现实争议与敏感内容;超时扣分等“铁规矩”保障了竞赛的严肃性与一等奖的“含金量”。
赛果丰硕,开启育人新篇章
经评委组严格评审与复核,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王建芳、杨芳荣获一等奖;廖可昕、欧阳群、李三梅、江双莲获二等奖;郭燕、李鸣、易晶晶、黄鸥、汤敏、陈尧嘉、阿卜杜萨拉木·玉素因、罗岚清获三等奖。

从赛场尖兵到育人先锋
闭幕式上,学生工作处处长陈敢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本次大赛题库深度聚焦新时代思政工作难点,28个实战场景(14案例+14谈心)是对辅导员队伍专业能力的全面检验和有效淬炼。她强调:“比赛收官,育人不止。这场赛事是检验场,更是加油站。我们要把赛中淬炼的‘硬本领’,转化为日常工作的‘绣花功夫’!”陈敢处长勉励全体辅导员以大赛为新起点,持续深化经验转化与能力深耕,自行开发如“谈心谈话6分钟沟通模型”、“危机处置政策工具包”等工作方法,努力锻造一支让学生信赖、让学校放心、让时代认可的思政铁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再立新功!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营造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